随着我国的崛起,中国
回收液晶屏驱动IC市场,在全球市场中重要性与日俱增。2015年,受经济环境的影响,驱动IC行业整体表现低迷。上游芯片领域,2015年市场规模为127亿人民币,同比下滑7%,首次出现负增长。从供应端看,台湾厂商中国大陆区营收同比下滑29%,呈现较大降幅;中国本土回收液晶屏驱动IC厂商呈现4%微幅增长,芯片国产率上升至73%。虽然市场需求量有所提升,但是由于价格大幅下滑,使得整体市场规模出现下降。LED封装领域,2015年市场规模为553亿人民币,同比成长2%。从供应端看,中国本土厂商呈现7%增长,台湾厂商基本持平,国际厂商则下滑10%,日亚、CREE和部分韩国厂商中国区营收均呈现较大降幅。展望2016,中国回收液晶屏驱动IC芯片产能仍将持续释放,国产率将有望进一步提升。
据世界技术网站2015年12月报道,芬兰阿尔托大学和VTT技术研究中心的研究人员已经成功地开发了有助于降低回收液晶屏驱动IC发光效率测量不确定度的方法,可将不确定度由目前的约5%降低至1%。这一研究成果刚刚发表在《科学与应用杂志》上。据阿尔托大学博士研究生汤米普利介绍,目前光度测量主要采用白炽灯测量方法。灯具制造商校准生产设备使用的光度计主要用于白炽灯,但在测量回收液晶屏驱动IC时会产生误差。在该项研究中,来自阿尔托大学、VTT MIKES计量中心及欧洲其他地方的研究人员共同开发出一个准确标定光谱的回收液晶屏驱动IC灯和一个PQED探测器,可以保证光谱响应率高度精确,这样就不必使用白炽灯测量用的光学滤波器。
2006年4月7日,中国台湾地区以收入计排名第一的回收液晶屏驱动IC液晶屏生产商友达光电,宣布收购第四大厂广辉电子,友达光电将成为合并后存续的公司,人称“新友达”;4月10日,韩国最大的电子产品制造商三星公司与日本索尼公司签订了一份协议,将联合生产新一代回收液晶屏驱动IC显示屏(LCD)。而早在2002年,韩国的LG就和荷兰的飞利浦以整体合资的方式,成立LG-飞利浦,企图走出一条超薄液晶屏企业的发展新路。业内回收液晶屏驱动IC专家认为,这股购并风潮也必将波及大陆相关企业。同年的4月26日,大陆两大液晶厂商――上广电和京东方近来接触频繁。 与此同时,上游生产商为尽可能减少损失,纷纷开始减产以实现对液晶屏行业的挽救之路。
近年来许多户外回收液晶屏驱动IC企业大屏纷纷陷入经营亏本的困局,究其根本,不难发现大屏经营亏本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两点:一个是在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市场的推波助澜下,各大城市的户外LCD大屏数量激增带来的市场冲击,无论是本土经营还是全国规模化运营都必须面临二次招商难的困境。对传统回收液晶屏驱动IC广告屏而言,即便一个客户都没有还得要全天候播放招商广告。而且,二次招商空档期越长,利润流失就越大,这是多数大屏经营者无法逃避的问题;另一个是回收液晶屏驱动IC户外广告的投放运营模式不是很合理,LCD户外广告规范化,无法真正做到良性循环。既然如此,那么LCD户外广告屏应如何突破现有的经营困局呢?